来源:券业行家
泛海系私募主动注销,百亿同门惊现诚信提示
继长假前夕协会注销1,445家私募之后,又一批私募机构在开春之际退出。在最新的主动注销名单中,行家发现了一家熟悉的面孔。
新增主动注销
2023年1月,中基协新增了1,564家已注销私募,包括主动注销68家,依公告注销1家,协会注销1,495家:其中1,445家在今年1月20日“集体”注销。(戳这里查看名单>>)
节后首个工作日,民生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民生资本)注销。
据中基协备案信息,民生资本成立于2014年12月,2017年11月备案为私募管理人;注册资本10亿元,实缴资本4.413亿元。卢志强为实控人。在存续期间,民生资本曾在2018年和2019年期间发行5只备案产品,2023年1月30日注销之前,这些产品均已清算。
股权穿透显示,民生资本唯一一家股东为泛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泛海投资集团)。泛海投资集团为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泛海)全资子公司。由卢志强实控的泛海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泛海集团)及其全资股东通海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通海控股),分别持有中国泛海98%和2%的股权。
这位有着“泰山会大佬”大佬之称的实控人,旗下私募并非首次注销。
2022年10月13日,上海申沪通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申沪通海,原名:杭州富阳通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动注销。申沪通海唯一一家股东为泛海集团全资子公司通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通海投资)。
更早之前的2019年9月9日,泛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泛海股权投资)主动注销了私募管理人资质。泛海股权投资唯一一家股东为上市公司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泛海控股)。中国泛海为泛海控股第一大股东,直接持股55.96%;其一致行动人泛海能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泛海能源)持股2.39%。
同门百亿私募
在此之前,行家曾报道过一家百亿私募——民生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民生财富)。
从名字上就能发现,民生财富与民生资本出自同门。果不其然,两家均是泛海投资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
民生财富成立于2014年3月,同年6月完成备案,旗下现有52只产品,管理规模超过百亿。
然而,民生财富的机构信息,最后更新于2020年初。“断更”三年后,这家百亿私募有两条诚信信息:信息报送异异常(已经超过一年且尚未整改);以及经营异常机构,处于被要求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期间。
民生财富还有四条提示信息,分别是:注册地与办公地不在同一辖区;投资者定向披露账户开立率低;存在逾期未清算基金;存在长期处于清算状态基金。
关联机构套娃
民生财富旗下全资子公司泛海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泛海投资基金),则是一家准百亿私募。
目前,泛海投资基金存在信息报送异常,以及异常经营专项法律意见书两则诚信信息。提示信息则有四条:注册地与办公地不在同一辖区;投资者定向披露账户开立率低;存在超过到期日3个月且未提交清算申请的私募基金;存在提交清算开始后超过6个月未完成清算的私募基金。
从关联私募来看,泛海投资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泛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天津)有限公司(简称:泛海股权),持有天津泛海晟鑫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泛海晟鑫)100%股权;泛海晟鑫又是民信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民信资本)的全资股东。
据中基协备案信息,民信资本成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备案为私募管理人。注册资本60亿元,实缴资本仅为5000万元。目前,民信资本的管理规模在10亿元到20亿元之间。
中基协诚信信息显示,民信资本同样“未按要求按时提交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同时,因实缴资本过低,投资者定向披露账户开立率低,存在逾期未清算基金被红字提示。
泛海旗下版图
当然,这还不是卢志强实控的”泛海“系,在资本市场的全部版图。
泛海控股(000046.SZ)目前仍是民生证券第一大股东,直接持股比例为31.03%。
泛海控股持股89.22%的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武汉中央商务),又是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简称:民生信托)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76.76%。
2023年2月1日更新的机构信息显示,民生信托同样是一家准百亿私募。
目前,民生信托存在信息报送异常的诚信信息(已整改);还有四项提示信息,包括投资者定向披露账户开立率低于50%;存在超过到期日3个月且未提交清算申请的私募基金;存在提交清算开始后超过6个月未完成清算的私募基金;以及最近年度财务审计意见类型非标准无保留意见。
遗憾的是,规模并不等于业绩。
1月31日,泛海控股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其中披露,2022年预计亏损70亿元-10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由正转负,为-3.6亿-6亿元。
泛海控股表示,亏损的原因主要包括:控股子公司民生信托管理的部分信托项目发生风险,从谨慎性原则出发计提了预计负债,对当期损益造成较大影响;因阶段性流动性困难导致大量债务违约进入诉讼程序,根据诉讼判决计提利息、罚息或履行金,导致公司整体资金成本上升。
同日,泛海控股发布了《关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
深交所当即下发关注函,第一项问题就针对民生信托的风险问题,要求详细说明:民生信托对发生风险的信托项目计提预计负债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项目涉及的主要发行主体、资信情况、现金流情况、诉讼情况、根据协议规定公司需承担的担保或赔偿责任等,说明计提预计负债的依据、计算过程、计提的合理性及充分性。
本报记者 包兴安 12月13日,*ST海核公告称,公司独立董事因涉嫌内幕交易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引发关注。《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上市公司收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警示函》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
每经记者 宋戈 每经实习记者 宋钦章 每经编辑 陈星 上个月,潍坊银行公开招标选聘首次公开募股保荐人及整体协调人、会计师事务所和法律顾问。近日,上述中标结果出炉。 潍坊...
《香港经济日报》12月14日消息,虽然香港下半年新股数目回暖,但德勤中国料全年新股集资额仍按年下跌7成,达到1020亿港元,创10年低位,上市宗数跌15%至82宗,排名升至第四位。德勤中国预计,受...
中国平安寿险持续深化转型,改革成效显现。 面临客户需求升级、人口红利变化、老龄化趋势加速的机遇与挑战,经过三年探索,“渠道+产品”改革路径清晰,中国平安寿险改革正在构建新的增长曲线。 值得...
本报记者 苏向杲 杨 洁 2022年行至尾声。回望这一年,面对我国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金融机构在“一行两会”的引导下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增加有效金融供给,不断为我国...
12月15日消息,中国太平今日发布公告。2022年1-11月,公司附属太平人寿、太平财险、太平养老保险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1443.65亿元、261.90亿元、69.89亿元,合计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