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彭 妍
在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方面,金融机构助力必不可少。
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其中,对“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作出了相关要求。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采访发现,银行业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银行业涉农贷款实现了较快增长。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现阶段,银行支持乡村振兴以及粮食安全领域的信贷投放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总量和结构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上述文件的出台为下一步信贷资金安排指明了方向,一系列金融举措将助力补足乡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短板,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质效水平。
近年来,作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银行业涉农贷款实现了较快增长,涉农信贷投放力度逐渐加大。2月10号发布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季度监测指数显示,2022年四季度指数值增长至187.34点。在融资服务方面,2022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达4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创下近年新高,领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2.9个百分点。
从金融机构来看,截至2022年三季度,五家国有大行涉农贷款余额总计15.1亿元,约占全部涉农贷款余额的31%,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主要力量。
上述文件还提到,引导信贷担保业务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
杜阳认为,担保业务的开展将充分发挥其增信、分险和赋能的作用,优化银担合作机制,有助于农业农村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告诉记者,通过引入信贷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等分担风险,可提高银行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和可行性。同时,银行机构还可以发掘自身产业资源优势,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地方农产品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瓶颈,提高农业附加值,反过来也能进一步开拓农业贷款业务空间。
在杜阳看来,金融机构做好信贷担保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深度融入农业场景,深化与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出切实满足农户需求的信贷产品,着力提升产品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二是要实行减费让利,切实降低农户的经营成本,践行金融机构责任担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三是要防范业务风险,农业信贷担保业务有其特殊性,金融机构需要根据特定行业风险点,制定风控策略。同时,提升风险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完善贷前、贷中、贷后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
财联社12月13日讯(编辑 潇湘)随着日本通胀率在近期出现持续攀升,日本债市的流动性问题也日益被放大,有关日本央行将转变宽松货币政策的猜测,在过去几周可谓不绝于耳。然而日本金融监管机构眼下似乎也正...
中国平安寿险持续深化转型,改革成效显现。 面临客户需求升级、人口红利变化、老龄化趋势加速的机遇与挑战,经过三年探索,“渠道+产品”改革路径清晰,中国平安寿险改革正在构建新的增长曲线。 值得...
卡塔尔世界杯开赛以来,中山市公安局紧盯跨境网络赌博违法犯罪,于12月8日、12月15日开展两次统一收网行动,共抓获涉案嫌疑人167人,刑事拘留87人,成功捣毁了多个进行非法网络赌球活动的赌博团伙...
12月16日,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GIV2022)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拉开序幕。峰会以“全球视角下的智能汽车发展之路”为主题,以5场开放论坛和2场闭门会的形式,特邀百余位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和汽车、信...
此做法最值得称道的,并非核酸采样点得到资源再利用,而是发热诊疗站进入社区。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将部分不再使用的核酸采样点改造成了“发热诊疗站”,提供一站式就医服务。从诊疗、开具处方、到完成配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京举行,会议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强调明年要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同时提出六个“更好统筹”。我们认为,此次会议更加突出稳增长基调,推动经济运行好...